凡此網站內所有圖像與文字作品,皆屬王樂惟所有,請勿任意轉載、轉貼或是下載(歡迎引用、連結)謝謝合作!

2011-10-26

在親近與疏離的距離之間-關於高雄駁二參與活動有感


首先,標題跟內文有很大差距;或許用這樣來譬喻最近參與的一項公部門活動的感受是可以讓人理解的。

不知道從何時起,台灣公部門開始在一些創作者參與的活動裡,同時開放讓觀眾參觀。
當然,這樣的方式不僅讓觀眾得以直接面對面接觸創作者,同時,也可以觀看到正在進行中的作品。

對那些畏懼著藝術殿堂光環與嚴肅性的觀眾而言,這樣的方式瞬間拉近了觀眾與藝術的距離;讓藝術更加落實於生活中,也同時刺激與引發觀眾進一步探索藝術與其相關領域事物的興趣。

而同時,對於主辦單位來說,讓活動呈現出人氣與活絡不外乎成為一種活動結果的指標。

因為注重人氣,在向觀眾示好的不可或缺下,藝術成為服務觀眾取悅大眾的工具,而參與的創作者,也得要無奈接受這種公眾凌遲的方式與干擾,默默地假裝一切干擾與妨礙不存在。


開放工作室當然有其善意之處,只是,既然這是一種遊戲,那麼,訂定出恰當合宜的遊戲規則是必需要的。
觀眾畏懼正式的展覽空間的嚴肅性與單一性,是否代表開放工作室的形式,就不需要遵守某些限制與距離?
自己與同學有幸參與此次高雄駁二活動;然而,卻驚訝主辦單位對於遊戲規則的傾倒與漠視。
參與的創作者的初衷應該都很樂意對觀眾開放;然而,當我們身在其中時,卻發現觀眾瞬時間成了獵奇者。 他們手上的閃光燈、相機不斷地威脅進逼著創作者,甚至堂而皇之地越過工作區範圍,直達創作者個人休息、置物區。有些觀眾甚至沒有獲得允許,私自觀看創作者的私人物品。

觀眾們僅憑著主辦單位給予的尚方寶劍,肆無忌憚地闖關入關,創作者為了自保,只好現場利用現成物作為區隔阻擋,卻依然遭受觀眾強行進入。

參觀的觀眾在觀看過程中,大肆喧譁,完全不在意他人或是創作者的感受。
身為其中的我與同學,很難理解何以要讓觀眾擴權至此?!

這對我們而言,實在是非常大的干擾。

現場工作的時間因每個參與者自身的時間行程與進度不同,無法完全避免假日期間。
如果能給予參與創作者一個較安寧而得以避免觀眾多數暴力的空間,我想,會讓參與者更樂意參與這類開放工作室的活動。

如果,沒有訂立過遊戲規則,那麼,在此時趁勢訂定出遊戲規則,並且進一步教育觀眾,這不正有藝術教育的功效嗎?

我想,開放工作室的目的,應當不只僅有讓觀眾無限度無距離地逼近創作者,才稱之為是與藝術面對面吧?! 如何從中教育觀眾,傳達出對於創作者與作品的尊重,這樣的方式不正能夠提升普羅大眾對於藝術的涵養?
而實際上,觀眾是可以教育的,他們自身也願意接受這樣的教育。
規則的訂立與教育不該讓創作者擔負,而是該由主辦單位與其相關人員負責。

如果,主辦單位連創作者權益都無法保障,那麼,參與的創作者是否還能稱之為創作者,我想是有待商榷的。 我們樂意與觀眾分享自身經驗,然而,請尊重我們身為創作人的權益與安全,也請不要在活動裡將參與的創作人當成是動物園的動物那般......


No comments: